石化过程
恐龙化石(南京博物院馆藏)
恐龙化石(南京博物院馆藏)(4张)
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坚硬部分是由矿物质构成的。矿物质在地下往往会分解和重新结晶,变得更为坚硬,这一过程被称为“石化过程”。随着上面沉积物的不断增厚,遗体越埋越深,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1]
在石化回归地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危险。在成千上万的石化过程中,周围的岩石可能会弯曲变形,这样化石就会被压扁。另外,地壳底部的高温也有可能让化石熔化。逃过这些劫难后,还得有人赶在化石从周围岩层中分离前找到它,否则化石就会碎裂消失。
我们都知道,脊椎动物亚门都有骨骼,我bai们可以通过研究爬行纲的特点和拼接重合度在骨与骨之间连接。实际上,许多化石在du发掘出来时还保持着恐龙死时的姿势,完全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看出恐龙的zhi模样。另外,为数不多的恐龙木乃伊可以让人们只需通过少量研究就能得出大量信息。如果骨骼化石比较零碎,就只能通过已有的同种恐龙的资料来复dao原。但如果这是新发现的恐龙或没有同种恐龙相对完整回化石的记录,比如不少种类的蜥脚亚目的恐龙,就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复原了。有些恐龙化石完整度非常高,比如暴龙超科LACM23844标本,完整度答达25%,而BHI3033标本化石完整度高达63%,这种化石能给复原省去不少麻烦。
1.先用粘土做出石头状,或者可以用石头粘土做
2.上色粉,上色粉的颜色有些太柔,可以用沙纸打磨下
3..先做头,再做脖子,后做身体这根大长骨,
4.做身体上的骨头,
5.加腿骨,完成
6.再上上色,打磨打磨就可以了
恐龙的体型、生活形态等可以通过发现的化石而进行复原和推断,但恐龙的皮肤的颜色,无法找到化石的依据,所以只能根据对现有动物的认识来推测。根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大型恐龙可能会有斑纹或斑点作为保护色,颜色也会更鲜艳一些。交配期间,雄性恐龙的头部与皮肤的部分区域可能会像现代鸟类一样显现出艳丽的色彩,这样更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